查看原文
其他

凤凰神人外传之曹景行:为电视评论而生的银发师奶杀手

2016-08-31 董嘉耀 凤凰名人馆


20年前,江湖上冒出一群神人,他们少年壮志,意气风发,满腔赤诚,各怀绝技,追随领军者刘长乐先生挥师南下,驻足海天一色的维多利亚港畔,从此,凤凰于飞,锵锵和鸣。

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对他们的传奇故事,小馆主心向往之,恨不相逢那啥時。恰值凤凰20周年之际,小馆主索性恭请凤凰高人,由他们抒写同袍的名士风流。



曹景行:为电视评论而生的银发师奶杀手


凤凰卫视副总裁、资讯台台长董嘉耀

 



先说一个渊源,凤凰1996年开播,曹景行199811日加入凤凰,而我是98年下半年来的,所以我们算是同年进入凤凰的“战友”。我们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,大家都叫他曹老师。他有一头抢镜的银发,特别适合做电视。


曹老师是为凤凰卫视电视评论而生的。他的前半生都在积累,当知青时上山下乡,十年后考入复旦历史系,再到后来在《亚洲周刊》当副总编辑、《明报》做主笔,这些都是新闻积累,丰富的阅历和知识为日后的电视评论工作做了铺垫。另外,做电视需要一个很好的形象,曹老师那时候五十多岁,睿智、成熟加上满头银发,一“出道”就成了师奶杀手。



这风度,别说师奶,师姐、师妹也能被秒杀


华语电视评论节目第一人


曹景行最早是凤凰的时事顾问,而我是记者兼主播。1999年,老板想了个点子,提出除了正常播新闻外,再做些新闻评论。于是,曹景行和我历史性地创办了凤凰第一个评论节目——《时事开讲》。所以在理论上,曹景行是凤凰第一个时事评论员。曹老师跟我是“绝配”,我们有相同但又不同的新闻爱好,并且都充满了新闻激情。他有人生和知识积累下的经验,而我那时才25岁,在香港这个资讯发达、自由的地方,对新闻充满了好奇。当时人们看《时事开讲》,就像看一位睿智的老师跟学生对话。



2000年,“师徒”二人准备节目中


九十年代末是非互联网、非微信年代,那时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是看报纸。直到现在,我还“遗传“了曹老师的一些习惯,比如每天翻报纸。他每天要看香港、台湾、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等十几份报纸,他翻完我翻,我翻完他翻。他的一大习惯是翻完报纸后,把报纸全撕烂,把有用的撕下来没用的扔掉,所以他的座位基本上是垃圾堆,满地报纸,以至于扫地阿姨特别喜欢到他座位下收拾废报纸,一天就可以卖几十块港币。


曹景行给我留下几个很深的印象,可以用几个关键词代替。第一是好奇心,他永远对新闻有高度的好奇心。这种好奇心驱使他做新闻并且热爱新闻。即使他后来离开凤凰,他还会给学生上新闻课,尝试多媒体、全媒体的新闻活动,甚至他的微博和微信玩得很火,朋友圈恨不得一天发三百条,轰炸式地把别人的朋友圈都覆盖了,他就是个新闻好奇人。



据说这是曹老师一天朋友圈的冰山一角


曹景行的第二个“身份”是分类大师。他每次看完报纸都会分发给别人,比如说我喜欢这个他就给我这个,那个适合锵锵就发给文涛,喜欢体育的给喜欢体育的同事。现在是搜索引擎时代,百度一下所有东西都出来了,资讯很容易获得。但在90年代末,资讯的分类很重要。曹景行爱分类说明第一,他关注所有的事;第二,他在分门别类的时候是有一个新闻判断的;第三,向不同人推荐,跟别人分享,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的过程。比如,我作为一个内地来的主持人,在凤凰的头五年没去过台湾,但是每天曹景行都会把很多台湾的报道如《中国时报》、《联合报》、《自由时报》分类给我,那时还是李登辉时代,《财讯杂志》《新新闻杂志》都是他分类给我的。




第三,他在公司有个绰号叫“影帝”,但这个影帝不是电影,是影印大师。当时公司还在创业阶段,很小,一台影印机供10个部门用。如果找不到曹老师,在影印机那儿总能找到他,我们开玩笑说他是占用公司行政资源最多的人。曹老师为什么热爱复印呢?因为报纸的字太小,他要把它放大,但实际上他也是在做评论工作的准备。为什么大家说凤凰卫视开创了华语电视评论呢?曹景行是第一人,好奇心驱使他消化了大量信息,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提炼出观点,变成每天播出的《时事开讲》。

开拓“凤凰评论员”疆土


《时事开讲》是一个深夜11点播出的节目,收视率很高,开播两年已经是中国十大电视栏目。我跟曹老师很互补,一方面我在向他学习,另一方面我是学电视出身,曹老师更多承担的是当天话题的确定、展开和深入分析,而我配合着话题,从电视的角度去补充。例如当年台湾大选,各个政党的宣传片和他们最新电视片的表述,是我一盘盘看台湾电视台的磁带,找出最好的片段穿插在《时事开讲》中的。与曹老师一起做节目,是我自己学习、提高的一个重要过程。他们开玩笑说,我的研究生是从99年开始,导师是曹景行。



1999年,奶油小生与成熟大叔


曹老师是一个坐不住的人,他第一天做《时事开讲》便想着找替身,这样既不用周一至周五每天录节目,也可以使凤凰评论更多样化、个性化。曹老师很聪明,除了坐不住,他也觉得同一个人每天评论会枯燥,还是应该去各种新闻现场。于是他开始不断地挖掘嘉宾,推荐给我,尝试做节目。后来慢慢发现有些嘉宾也很合适做节目,因此开辟了一个凤凰评论员团队。曹景行在凤凰第一个行政职务是言论部总监,几年内,他推荐了阮次山、何亮亮、石齐平、杨锦麟再到后来的邱震海、朱文晖等众多评论员。如今凤凰评论类节目约占节目总数的四分之一,曹老师功不可没。



2001年,鲁豫、阮次山、曹景行正在严肃讨论911



2003年,曹老师与众“后宫”评论员


曹老师永远希望自己出现在新闻现场。每次台湾大选、美国大选甚至中国的两会,他都会去现场做评论。我与他做现场连线,使《时事开讲》也开创了除了棚内评论、新闻现场评论外,还有棚内与现场结合的互动式评论。此外,我们还去过湖南、湖北、北京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,做现场的《时事开讲》,与当地的观众现场互动讨论。现在这种“走出去”的节目很常见,但在十几年前的电视上却是突破常规,因为曹老师和我都喜欢“尝新”。



2003年7月,《时事开讲》在马来西亚三个城市为华人观众作现场开讲。三位穿得很花哨哟~



《时事开讲》500天,走进清华校园



台湾大选时期


兴趣range广,爱偷拍


曹景行兴趣广泛,甚至演变成凤凰的一个传说。当年是非泛娱乐时代,曹老师是非常喜欢看电影的人,但又没有时间常去电影院,于是他就疯狂买VCDDVD,每个月花两千块投入香港影碟店。他买的均为正版,便宜的两百港币四张老电影,新片大概要一百多块港币一张。他的口味广泛无国界,尼泊尔、印度、孟加拉,英国等等30年代一直看到90年代。曹老师语重心长地说,看电影就是看世界,外加学英文。他每天回家休息会放一个新碟,一边看片,一边撕报纸,然后继续分发资料,所以每天至少消耗一、两张新碟


香港住宿环境比较紧凑,电影看完,影碟无处可放,所以大约一个礼拜到十天,会看见曹老师提着一个袋子,里面装着3050DVD,他把袋子转交给我,说嘉耀啊,我看完了给你吧。可我也没那么多时间,而且兴趣也没那么广泛,最后我就挑我爱看的。我家也放不了那么多,曹老师就给我一个任务,说嘉耀啊,问问其他同事看不看。于是在当年凤凰公司内就出现了交换情报似的场景,我们拎着两袋DVD到处发给同事。曹老师的电影囊括不同尺度,有评论员专门悄悄问我:“嘉耀,没时间,看不了这么多,重点给我分发三级片就行了。(小馆主捶墙逼问董台此人是谁,可他守口如瓶,不愧是做军情节目的)


在手机随手拍还不流行的时候,曹老师就已经随身携带小相机了,这是18年前的习惯,到哪都喜欢偷拍人家,还专门出过一本照片集叫《光圈中的凤凰》。曹老师还有几个神奇的技能,他非常喜欢喝红酒,且一喝就脸红,但从来喝不醉。有次我们去新加坡做《皇牌大放送》和《时事开讲》,我喝多了在新加坡迪斯科跳舞,他还拿着小相机偷拍我,他是我的旁观者加监护人。用曹老师自己的话说,他有两个肝可化解酒精。他的身体是很好的,虽然从来不运动,唯一的运动就是知青年代留下的习惯——走路。那时候他每天拿着十几份报纸和杂志,加上两袋DVD,从家走到公司,他认为负重走路就是运动。




我认识曹老师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,但我认为直到现在近二十年过去了,他依然愿意尝试当下的新鲜事物。在凤凰工作了十余年,他尝试离开,因为他非常敏锐地看到除了电视之外,还有一些新的媒体传播方式,于是他给不同的媒体比如广播、网络、视频去做新的尝试。他还到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做新闻系的研究生导师,经常带着学生一起去国外采访。尽管电视让曹景行功成名就,但他并不会站在原来的成就里头,他的心态永远是一个年轻人。



1999.12.19《澳门回归世纪报道》中文台连续33小时播不停






曹老师首度公开与太太的合影,好有夫妻相!


点击查看更多小馆主的得意之作:

黄橙子的反差萌:炫目的选美冠军,很宅的新闻主播|在凤凰筑梦的奥特曼──周瑛琦|凤凰主播天团的“吃货担当”——万俊|感觉身体被掏空,凤凰大食堂赐你洪荒之力!|凤凰神人外传之江欣荣: 爱上女总裁|凤凰台北站“一哥”黄家腾:离太平岛最近的记者|王峰:话这么少,咋当上凤凰主播的?|好女孩走四方:英姿飒爽的女主播卢琛



凤凰名人馆:讲述凤凰人的故事,分享凤凰人的感悟


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